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开网约车被投诉,我改进服务后逆袭获好评

    那段时间,真是我开网约车以来最灰暗的日子。

    手机上“叮咚”一声,不是新订单,而是平台发来的通知——我又被投诉了。理由写着“服务态度冷漠,车内环境不佳”。看着那行字,我像被泼了一盆冷水,整个人都蔫了。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。

    说实话,刚开始我觉得特别委屈。每天起早贪黑,十几个小时在路上,不敢多喝水怕找厕所,午饭经常拖到下午三点才扒拉几口。我对路线熟得像自己手掌的纹路,从来没故意绕远路,怎么还老是被投诉呢?

    那天晚上收车后,我没直接回家,把车停在江边,摇下车窗发呆。江风吹进来,带着腥味儿。我想起白天那位投诉我的女士——她抱着孩子上车,我像往常一样确认手机尾号、打开导航,全程没多说一句话。孩子哭闹时,我确实有点烦,可能皱眉头了。现在想想,她一个人带孩子出门不容易,如果我当时能帮把手,或者说句“孩子真可爱”,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就是那个晚上,我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不是赌气,就是觉得,既然干了这一行,就得干出个样子来。

    第一步,我从收拾车开始。以前我也打扫,但就是表面掸掸灰。那个周末,我专门花了大半天,把车里里外外彻底清理。座椅缝隙用棉签抠,空调出风口拿小刷子刷,脚垫抽出来用水枪冲,连后备箱都整理得干干净净。我还买了几个竹炭包,一小瓶车载香薰,选了很淡的海洋味,不冲鼻子。

    最让我费心思的是那个“百宝箱”。我找了个结实的储物箱放在后备箱,里面慢慢添置了不少东西:充电线准备了三种接口的;雨伞买了两把长柄的;还有独立包装的纸巾、湿巾;一小盒创可贴和风油精;甚至放了几瓶矿泉水和独立包装的小饼干。这些东西不值多少钱,但万一乘客需要,就是雪中送炭。

    说话方式我也刻意练习。以前我最多说个“你好”“再见”,现在我会多说几句:“欢迎上车”“路上有点堵,您不着急吧?”“温度合适吗?”开始有点别扭,像背台词,后来慢慢就自然了。

    真正让我感受到变化的,是接下来遇到的几位乘客。

    有个早上,在软件园接了个年轻人,上车就靠在椅背上闭着眼,脸色很差。我轻声问:“先生,您是不是不舒服?我开稳一点。”他微微点头。我把空调调小,选了最平稳的路线。快到目的地时,他主动说:“师傅,谢谢啊,昨晚加班到凌晨,头疼得厉害。”下车时,我递了瓶水给他:“再忙也得注意身体。”他愣了一下,接过水,很认真地说:“师傅,你是我遇到过最暖心的司机。”

    还有次晚高峰,接了个妈妈带着发烧的孩子去医院。路上特别堵,孩子在后座哭闹,妈妈急得直跺脚。我一边稳稳开车,一边安慰她:“别急,这个点儿童医院我熟,我知道哪个门进去最近。”到了医院,我快速帮她开车门,指着急诊室的方向:“从那个门进去右转就是。”她连连道谢,抱着孩子跑了。那天我少接了好几单,但心里特别踏实。

    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位老太太。她去医院复查,女儿在外地工作不能陪她。上车后,她有点紧张,一直问路线。我放慢语速说:“阿姨您放心,保证安全把您送到。您复查完要是需要车,可以给我打电话,我如果在这附近就过来接您。”她复查完真的给我打了电话。路上,她跟我说了很多家里的事,说女儿工作忙,她不想添麻烦。下车时,她非要塞给我两个橘子:“小伙子,你人真好,比我儿子还有耐心。”看着她的背影,我心里酸酸的,又暖暖的。

    慢慢地,我的评分从4.6升到4.9,评价里出现了很多温暖的留言:“车里很香很干净”“师傅很贴心,准备了充电线”“谢谢师傅的饼干,低血糖时帮了大忙”“像朋友一样聊天,很愉快”。

    有一天,我收到一条很长的评价:“李师傅,还记得我吗?三个月前我投诉过你。今天又打到你的车,完全不一样了。车里整洁舒适,你还主动帮我放行李箱。路上聊起孩子教育,给了我很多启发。特别为你高兴,每个人都在努力变得更好,谢谢你让我看到这种改变的力量。”

    看着这条评价,我眼眶湿了。原来她记得我,我也记得她。正是她那次的投诉,点醒了我,让我开始反思和改变。

    现在,我依然每天在路上。清晨接赶早班机的商务人士,我精神饱满;中午接午休的白领,我保持安静;晚上接加班回家的年轻人,我轻放音乐。这座城市里,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,而我的小车,成了他们短暂停留的一个空间。我希望这个空间是舒适的、温暖的,能让疲惫的人歇歇脚,让难过的人缓一缓,让孤独的人有人说说话。

    开网约车不只是从A点到B点的运输,更是人与人的相遇。你永远不知道坐上你车的人正在经历什么,也许刚失去工作,也许要去见重要的人,也许只是需要一点温暖。而我能做的,就是握好方向盘,保持车内整洁,脸上带笑,心里装着别人。

    那个投诉我的乘客,我真心感谢她。是她让我明白,服务行业真正的价值,不在于你开了多少公里,接了多少单,而在于你为多少人带去了好的体验和记忆。

    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,前方的路不断延伸。我还在学习,还在改进。每次听到“叮咚”的提示音,我不再紧张,因为我知道,那可能又是一个故事的开端,又一段温暖的相遇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