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堂叔借应急名义骗走我的存款

    这件事过去快一年了,可每次想起来,心口还是像压着块石头,沉甸甸的。我从来没跟别人细说过,今天想原原本本地讲出来,不光是给自己一个交代,也希望能让更多心软的人,多留一个心眼。

    那是去年刚入秋的时候,天气开始转凉。一个周三的晚上,我正准备休息,手机响了。一看,是堂叔打来的。我们平时联系不算特别频繁,逢年过节会问候一下。他上来先是很热络地问我最近怎么样,工作忙不忙,身体好不好。寒暄了五六分钟,他突然叹了口气,语气一下子就变了。

    “侄女啊,叔……叔这次真是遇到难处了,张了好几次嘴,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。”他的声音听起来特别疲惫,还带着点哽咽。

    我心里一紧,忙问他出什么事了。

    他说,他儿子,也就是我堂弟,在省城开车跟人撞了,对方伤得挺重,躺在医院里,一口咬定是堂弟的全责。医药费、赔偿金,杂七杂八加起来,要三十万。对方扬言,如果三天内拿不出钱,就要告上法庭,让堂弟坐牢。

    “你堂弟还那么年轻,这要是进去了,一辈子就毁了啊!”堂叔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家里的钱都压在货上了,一时半会儿根本周转不开。亲戚朋友借了一圈,还差十五万。叔实在是没办法了,才找到你……你看,你能不能先借叔应个急?等货款一到,我立马就还你,最多一个月!叔给你打借条,按手印!”

    他说的情真意切,那种父亲为了儿子的焦急和无奈,透过电话线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。我当时脑子一热,心想,这是亲堂叔,是我爸的堂兄弟,血浓于水啊。他儿子出了这么大的事,我怎么能见死不救?而且他说了就借一个月,还打借条。

    我那会儿工作七八年,省吃俭用,存了差不多二十万。那是我的全部积蓄,是我准备将来买房付首付的底气。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跟他说了实话,说我手头有十五万。

    堂叔一听,简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,连声道谢,声音都抖了:“侄女,谢谢你!太谢谢你了!你这就是救了你堂弟的命,救了我们这个家啊!你放心,一个月!就一个月!叔说话算话!”

    第二天,他就坐车来了我所在的城市。见到他时,他眼窝深陷,头发乱糟糟的,衣服也皱巴巴的,完全没了往日的精神头。我们约在银行门口,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借条,上面写着借款金额十五万元,借款期一个月,借款人那里签好了他的名字,还按了红手印。看着他这副模样,我最后一点疑虑也打消了,只觉得他可怜。

    我走进银行,把钱转到了他提供的账户上。看着ATM机上显示的转账成功的界面,看着那瞬间缩水的存款数字,我心里其实也空了一下。但转头看到堂叔感激涕零的样子,我又觉得这钱该借。

    他拿着手机,看到到账短信,用力握着我的手,眼圈红红的:“侄女,大恩不言谢!一个月后,叔一定连本带利还你!”

    我送他上车,他还从车窗探出头来叮嘱:“这事你先别跟我哥(我爸)他们说,免得他们担心。等事情解决了,我亲自去跟他们说,好好谢谢你。”

    我当时还觉得他想得周到,一口答应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一个月,我照常上班下班,偶尔会想起这笔钱,但心里是踏实的,甚至有点自豪,觉得自己在关键时刻帮了家里人。一个月期限快到的那几天,我开始隐隐期待堂叔的联系,想着他应该快还钱了吧。

    可是,期限到了,他没有联系我。我想,也许货款还没到账,晚几天也正常。又过了一个星期,还是没动静。我有点沉不住气了,给他发了条微信,语气很轻松地问:“叔,事情都解决了吧?堂弟没事了吧?”

    消息发出去,石沉大海。

    等了半天没回复,我直接打了电话过去。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,堂叔的声音听起来很正常,甚至有点轻松:“喂,侄女啊,怎么了?”

    我问他钱的事情。他顿了一下,语气立刻又变得愁苦起来:“哎呀,侄女,我正想跟你说呢。对方的伤情鉴定又出了问题,赔偿金又加了,之前借的钱都填进去了还不够。叔这货款那边也出了点问题,买主一直拖着没结算。你再容叔一段时间,等货款一到,我第一个就还你!”

    我的心开始往下沉。但听着他焦急的语气,我又不好逼得太紧,只能说:“那……叔你尽快啊,我这边也等着用钱呢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,放心,一定尽快!”

    挂了电话,一种不好的预感像藤蔓一样悄悄缠上了我的心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我就开始了漫长的“催债”之路。一开始,我还能联系上他,每次他都有新的理由:货款被压价了、合伙人卷款跑了、自己累得住院了……理由层出不穷,但核心只有一个:没钱还。

    后来,他回复我的间隔越来越长,从几天到几个星期。再后来,他干脆不接我电话了,微信也把我拉黑了。

    我彻底慌了。我跟我爸妈吞吞吐吐地说了这件事。我爸一听就急了,直接给我爷爷(堂叔的伯父)打了电话。这才知道,堂弟根本就没出车祸,一直在省城好好上着班呢!堂叔所谓的生意,也早就亏空了,他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,我们不是第一个被他骗的亲戚。

    真相大白的那一刻,我整个人都懵了。不是生气,首先是觉得荒谬,然后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冰凉。我坐在房间里,回想那天他在银行门口憔悴的样子,红着的眼圈,感激的话语,还有那张按了手印的借条……一切都是演出来的?就为了骗我辛辛苦苦存下的钱?

    那种被欺骗的感觉,比丢了钱更让人难受。我不断地回想细节,恨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傻,怎么就那么轻易地相信了。我甚至怀疑,他最开始那些热情的寒暄,是不是就是在为后面的“借钱”做铺垫。我想起他叮嘱我不要告诉父母,分明就是怕谎言被过早拆穿。

    我爸气得要去找他算账,被家里人拦住了。爷爷说,他早就知道这个侄子不靠谱,没想到会坑到自己家人头上。妈妈说:“算了,钱没了再赚,就当是花钱买了个教训,认清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教训”,这个词真重啊。十五万,买了一个血淋淋的教训。

    那段时间,我情绪特别低落。上班没精神,下班不想出门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。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那种信任的崩塌,对亲情观念的冲击,让我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怀疑。我一遍遍地问自己:为什么?我们是亲人啊,身体里流着相近的血,他怎么就能那么心安理得地骗我?

    我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咨询了律师。律师说,有借条,有转账记录,官司能打。但是,执行起来很难。如果他名下确实没有财产,就算赢了官司,钱也要不回来。而且,跟亲戚对簿公堂,我爸妈心里也更难受。最终,这件事就这么僵住了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我和堂叔一家再也没了联系。听说他去了外地,具体做什么,没人知道。我那十五万,也像扔进了水里,连个响动都没听见。

    时间慢慢过去,伤口结了痂,但疤还在。我现在花钱更谨慎了,也开始学着理财。更重要的是,我明白了两个道理:第一,不要轻易向别人展示你的全部底牌,哪怕是亲人;第二,当别人用“急事”、“亲情”作为筹码,向你提出金钱要求时,一定要冷静下来,多方核实。善良和心软是好事,但不能没有锋芒。

    我的存款,和我对那份亲情的信任,一起被堂叔以“应急”的名义骗走了。这个过程,就像做了一场噩梦。梦醒了,钱没了,心里某个地方也空了。这段经历,我会记一辈子,不是想着去报复,而是为了提醒自己,往后余生,既要保持善良,也要懂得守护好自己的边界。我的钱,是我一个个夜班,一次次省吃俭用攒下来的,它不应该成为别人谎言下的牺牲品。这个教训,太贵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