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开寄养区的门,那股熟悉的气味就扑面而来。不是单纯的臭味,是消毒水、宠物沐浴露、粮食,还有小家伙们本身气息混合在一起的、独属于我这个职业的味道。一开始还真不习惯,现在要是哪天闻不到,反倒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第一站,永远是狗狗区。
“乐乐,别扒拉门啦,知道你要出去!”“元宝,坐好,不坐好不开门哦!”每只狗狗的晨间需求都写在脸上。急得直转圈、尾巴摇成螺旋桨的,是内急的,得第一时间牵出去解决“人生大事”。眼巴巴看着食盆、对出门兴趣不大的,是“干饭王”,得先喂饱。遛狗是门技术活,得记住谁跟谁不对付,哪只喜欢追小鸟,哪只出门必滚草地。像“大黄”,一只憨厚的金毛,出了门就直奔小区那块最茂盛的草坪,不打个滚绝不回家,每次都得跟个泥猴子似的给它擦半天。
遛完、喂完,清理笼舍是必修课。扫屎扫尿,换掉脏了的垫料,冲洗水盆食盆,再换上干净的饮用水。这活儿听起来有点倒胃口,但你看着它们待在干净清爽的环境里,舒舒服服地趴着,那种满足感,就跟妈妈把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样。
接着,转战猫咪别墅区。
跟狗狗的热火朝天比起来,猫咪这边安静得像另一个世界。但它们会用眼神说话。“布丁”,一只胖乎乎的加菲猫,会用一种“朕等你很久了”的幽怨眼神盯着你;而“闪电”,一只银渐层,则早就端庄地坐在门口,尾巴尖优雅地轻轻一点一点。
猫咪的照顾要精细得多。首先是铲屎,得像个考古学家,仔细观察一下粪便的形态,判断它们是不是健康。然后换粮、换水。有些猫肠胃娇贵,得像“布丁”,得按点儿喂处方粮,水碗也必须一天洗三遍,它才肯赏脸喝几口。
上午的阳光最好,是猫咪们的“梳毛时间”。这是我最享受的环节之一。“闪电”最喜欢梳毛,梳子一拿出来,它就主动躺倒,露出软乎乎的肚皮,发出响亮的“呼噜”声,像个小马达。而给“布丁”梳毛则像一场博弈,得趁它心情好的时候,速战速决,不然它一不耐烦,就会用爪子(收起指甲的那种)轻轻推开你的手,表示“够了,退下吧”。
中午,是短暂的宁静时刻。
小家伙们酒足饭饱,大多都趴着打盹了。我得赶紧扒拉几口饭,然后处理一些“个案”。比如,给有点拉稀的“元宝”喂药,给眼睛发炎的“布丁”滴眼药水。给猫狗喂药绝对是智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,得把它们牢牢裹在毛巾里(我们戏称“卷猫/狗卷”),找准时机,快速塞进喉咙口,然后摸摸下巴,看着它咽下去才算成功。每次完事,都像打了一场胜仗。
下午,是互动和放风时间。
狗狗们需要第二次遛弯,这次时间会长一些,带它们到院子里跑跑,玩玩球。看着“大黄”像个小疯子一样追着球狂奔,舌头甩在外面,所有的疲惫好像都被它那纯粹的快乐给冲散了。
猫咪们则矜持很多。我会打开几个性格好的猫咪的笼门,让它们在房间里自由探索一会儿。有的会去爬猫爬架,有的会找个窗台晒太阳,还有的,比如“闪电”,会亦步亦趋地跟着我,用脑袋蹭我的腿,那一刻,心都要化了。
当然,也不是总是温馨美好。也会有突发状况。记得有一次,一只叫“豆豆”的柯基,不知怎么吃坏了肚子,半夜又拉又吐。我赶紧爬起来,清理、消毒,抱着它安抚,给它喂温水,观察它的状态,几乎一宿没合眼。直到第二天早上它精神好些,开始摇尾巴要吃的,我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。那种担忧和心疼,跟照顾自己生病的孩子没什么两样。
傍晚,是第二次全面的清洁和喂食。等所有小家伙都安顿好,吃饱喝足,笼舍恢复整洁,天色也暗了下来。寄养室再次安静下来,只剩下轻微的鼾声和梦中的呢喃。
我常常在关灯前,再巡视一圈。看着它们安然入睡的样子,心里会觉得特别踏实。这份工作,说不累是假的。身上总是沾着猫毛狗毛,手上偶尔会有抓痕(大多是无意的),节假日更是我们最忙的时候。但当“乐乐”看到我时那疯狂摇摆的尾巴,当“布丁”用它那颗大脑袋蹭我的手,当“闪电”在我脚边发出满足的呼噜声,当主人来接时,看到自家毛孩子被照顾得很好,开心地扑向主人,然后还不忘回头看我一眼的那一刻……所有这些瞬间,都让我觉得,这一切的辛苦和付出,都值得。
我照顾着它们的生活,它们也治愈着我的心灵。这份与毛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工作,填满的不是我的时间,而是我的生命。这里不是工厂,是托儿所;它们不是货物,是一群不会说话、需要我全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的小生命。明天,太阳照常升起,“汪汪”和“喵呜”的交响乐依旧会准时上演,而我已经开始期待,和我的这些“临时室友”们,开启新的一天了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南港文典
热门排行
阅读 (113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10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1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90)
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87)
5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