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36岁学普拉提,一开始核心弱站不稳,一年后能做高难度动作

    还记得第一次站上普拉提垫的那个下午。我三十六岁,穿着新买的运动服,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。老师轻声说“收紧核心”,我憋着气把肚子往里缩,整个人僵得像块木板。可当要抬起一条腿时,身体就开始晃,左摇右摆,活像棵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树。

    旁边的年轻女孩们稳如松,我却连最基础的百次呼吸都做不好。双手在身后撑着,腿抬起来直打颤,数到三十就轰然倒下。膝盖还磕了一下,疼得我倒吸冷气。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——我的身体,好像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了。

    三十六岁的身体是什么感觉呢?早上起床关节会响,抱孩子久了腰会酸,偶尔加班到深夜,第二天就像被抽空了力气。最可怕的是,你对这种下滑无能为力,眼睁睁看着自己从青年走向中年,却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。

    但我决定挣扎一下。就从最基础的开始。

    最初三个月,我和那些最简单的动作死磕。平板支撑,别人能撑一分钟,我二十秒就开始抖。是真的抖,全身都在颤,汗水滴在垫子上形成一个小圆点。有时候抖得太厉害,只好膝盖着地,心里那个挫败啊。船式更是我的噩梦,每次试图保持平衡,都会往后滚,像个翻不过身的乌龟。

    教练总是说:“没关系,每个人的起点不同。”可我知道,我是教室里起点最低的那个。

    改变发生在第四个月。那天照例做桥式,臀肌发力,骨盆一节节抬离地面。做到第三个时,突然有那么一瞬间,身体各部位仿佛通了电,彼此找到了默契。腰不酸了,腿不抖了,整个动作流畅得像一首诗。虽然只持续了几秒钟,却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“控制身体”是什么感觉。

    就是从那天起,我开始上瘾了。

    半年后,我已经能稳稳地做完一整套初级动作。平板支撑能坚持两分钟,船式也能保持呼吸十次不倒。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那天教练做完示范,我愣住了。那是一个高难度的Teaser( teaser在普拉提里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核心强化动作)变体,需要从仰卧直接控制身体成V字坐姿,双手双脚在空中交汇。教室里最厉害的学员试了,勉强完成,但动作不够舒展。

    “你要不要试试?”教练突然看向我。

    我?开什么玩笑。我连想都不敢想。但在教练鼓励的目光下,我还是躺上了垫子。

    深吸一口气,收紧核心——这次是真的收紧,不是憋气。然后按照教练教过的步骤,调动每一块该发力的肌肉。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:我的身体像被什么力量牵引着,缓缓地、但有控制地抬离了地面。腿是直的,背是挺的,当最终稳定在V字姿势时,我甚至能从容地呼吸。

    没有晃,没有抖,只有肌肉在和谐地工作。

    那一刻,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。我想起一年前那个站都站不稳的自己,想起那些汗流浃背的夜晚,想起无数次想要放弃的瞬间。而现在,这个曾经连平衡都保持不了的身体,竟然完成了一个高难度动作。

    教练带头鼓起掌来,教室里响起了掌声。我慢慢放下身体,躺在垫子上,任由眼泪流进耳朵里。这不是骄傲的眼泪,而是终于找回了一点什么的感动。

    这一年,我学会了更多。

    滚动如球,从尾骨开始一节节滚动,像婴儿回到子宫;天鹅潜水,从俯卧撑起上半身然后向前俯冲,像鸟儿第一次离巢;开瓶器,侧卧抬腿画圈,感受肌肉的拧转与释放。每个动作都在重新教会我,身体可以如此听话,如此有力。

    现在的我,三十七岁了。还是会腰酸,还是会累,但我知道如何调动核心来保护腰椎,如何在疲惫时快速恢复精力。更重要的是,我知道这个身体里还住着无限可能。

    上周,又来了一个新学员,四十多岁的姐姐,第一次课站不稳,满脸挫败。我走过去对她说:“没关系,我去年也是这样。一年后,你会让现在的自己大吃一惊。”

    她眼睛亮了亮,就像一年前的我。

    是啊,三十六岁开始又怎样?核心弱又怎样?我们这些中年人才最懂得,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背后,藏着多少汗水和坚持。而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坚持,让我们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突然飞了起来。

    就像教练常说的:“身体从不撒谎。你付出多少,它就回报多少。”这一年,我的身体从摇摇晃晃到稳稳扎根,从基础动作到高难度挑战,它诚实地记录了我的每一滴汗水、每一次呼吸、每一个不曾放弃的瞬间。

    站在垫子上,我依然是那个三十六岁才开始学普拉提的人。但我知道,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——当我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时,我也就重新掌握了自己的人生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