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坐在出租屋冰冷的地板上,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。刚下过雨,潮湿的空气从没关严的窗户缝里钻进来,带着霉味。三天前,我还坐在市中心高档写字楼的办公室里,手下管着二十多人的团队。而现在,我被公司以“结构调整”为由辞退,连最后一个月工资都没结清。三十岁,我以为自己正走向人生巅峰,却没想到会摔得这么惨。
手机屏幕亮了又暗,暗了又亮。银行的催款短信一条接一条。房贷、车贷、信用卡,那些曾经代表我成功的符号,此刻都变成了压垮我的巨石。我试着给几个以为很铁的朋友打电话,不是没人接,就是委婉地说最近手头也紧。最后我打给大学时最好的朋友,她沉默了一会儿,说:“要不你先回老家待段时间?”
回老家?那个我拼了命要离开的小城?我苦笑着挂了电话。
那一刻,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“跌落尘埃”。不是比喻,是真的摔进了泥土里,连呼吸都带着土腥味。
头三个月是最难熬的。
我在一家小超市找到收银的工作,每天站八小时,工资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。晚上回到十平米的出租屋,累得连澡都不想洗。最让我难受的不是身体的疲惫,而是那种巨大的落差感。以前开会时我侃侃而谈,现在只能说“一共五十八块三,现金还是扫码”;以前研究的是市场战略,现在琢磨的是怎么用十块钱解决一顿饭。
有一个周末,我照常去超市上班,遇见了以前的客户。她看见我时明显愣了一下,结账时欲言又止。我假装没认出她,机械地扫码、装袋。等她走后,我在卫生间里呆了很久,水龙头哗哗地响,我靠着墙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那天晚上,我给自己下了最后通牒:要么就这样认命,要么就从头再来。
我选择了后者。
改变是从最小的事情开始的。
我拿出以前工作的劲头来规划生活。每天五点起床,看书一小时——不是什么成功学,就是各种我能找到的免费电子书,历史、文学、心理学,什么都看。六点半出门跑步,绕着破旧的小公园一圈又一圈。跑步的时候我不听音乐,就是单纯地跑,感受呼吸和心跳。这让我真切地感觉到,我还活着,我还有力气。
工作上也慢慢有了转变。我不再只是机械地收银,开始留心观察:什么商品卖得好,哪些顾客常来,什么时候人流量大。一个月后,我鼓起勇气向店长提了个建议——把滞销的零食做成组合包,搭配饮料打折出售。店长将信将疑地试了,结果那个月的零食销量涨了三成。
他拍着我的肩膀说:“没想到你还挺有想法。”
就这一句话,让我失眠了。不是难过,是兴奋。原来我还没有废掉,我的脑子还能用。
更大的转机出现在半年后。
超市老板要开新店,店长推荐我去帮忙做开业策划。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,查资料、做方案,把在新店学到的所有知识都用上了。开业活动很成功,老板直接把我调到了新店做副店长。
工资涨了,工作环境好了,但我没有松懈。我清楚地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在新岗位上,我继续摸索。学习库存管理、供应商谈判、员工培训......这些在以前的公司都有专人负责,现在我必须自己来。晚上下班后,我报了个线上课程学习数据分析。学费不便宜,我犹豫了很久才咬牙交钱。上课的地方是网吧,因为出租屋的网络总断断续续。
有次分析作业需要做一个复杂的模型,我在网吧熬到凌晨三点。走出门时,街上空无一人,早春的风还很冷,我却觉得浑身发热。那种久违的、解决问题的快感回来了。
一年半过去,我升任店长。负责的店面业绩在整个区域排名第一。
也就在这个时候,我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——以前的同事创业,想拉我入伙。他说看中的不是我的履历,而是我“从谷底爬起来的韧劲”。
我考虑了一周。店长的工作已经稳定,收入不错,老板也很器重我。再去创业,意味着又要从零开始,而且风险很大。
但最终,我答应了。因为我想起那个坐在冰冷地板上的下午,我对自己发誓:如果有一天有机会再来一次,我一定不会选择安逸。
创业比想象中更难。
启动资金是我们各自攒的钱,租的办公室在创业园区最角落的位置。为了省运费,我们自己扛办公家具上楼;为了争取客户,我们可以在对方公司楼下等一整天。有次为了赶方案,我们团队连续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,完工后大家都累得说不出话,不知谁先笑了,然后所有人都跟着笑起来,笑得眼泪都出来了。
那些在尘埃里的日子,不知不觉成了我最宝贵的财富。因为见识过最深的低谷,所以不再害怕跌倒;因为一无所有过,所以敢放手一搏;因为被轻视过,所以更懂得尊重每一个努力的人。
三年后的今天,我坐在自己公司的办公室里。窗外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夜景,霓虹闪烁,车流如织。我们刚刚签下了一个重要客户,团队的小伙伴们在外面庆祝。
这三年,像是一场漫长的跋涉。从被辞退的失业者到小超市收银员,从副店长到店长,再到今天的创业公司合伙人。每一步都走得不轻松,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。
如果有人问我是怎么做到的,我真的说不出什么大道理。就是憋着一口气,不想就这么认输;就是相信只要还在走,就总能往前走一点;就是在最绝望的时候,也不放弃明天可能会好一点的念头。
跌落尘埃可怕吗?可怕的。那种失重感,那种疼痛,至今记忆犹新。
但现在我明白了,尘埃不只是终点,也可以是起点。它是最基础的土壤,你可以在那里获得最真实的养分——那些在顺境中永远学不会的坚韧、珍惜和勇气。
三年的时光,不长不短,刚好够一个人重新认识自己,然后亲手改写自己的人生。
而这一切,都始于那个我终于承认自己跌倒了,然后决定爬起来的下午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南港文典
热门排行
阅读 (95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7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80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72)
4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阅读 (71)
5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