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朋友说合伙做教育骗投资款

    这件事过去快两年了,可每次想起来,胸口还是堵得慌。今天我想把这段经历原原本本地讲出来,不是要指责谁,也不是为自己开脱,就是觉得,有些教训太深刻了,不说出来,心里那道坎儿永远过不去。

    我和李强是高中同学,睡在我上铺的兄弟。毕业十几年,我们一直没断联系。他脑子活络,能说会道,在几家教育机构干过,总说自己摸清了里面的门道。我呢,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,日子过得不好不坏,心里总憋着一股劲儿,想干点自己的事业。

    那是2021年春天,他约我吃饭,几杯酒下肚,眼睛发亮地跟我说:“哥们儿,机会来了!现在‘双减’政策下来,大机构倒了,正是我们这种小而美的工作室的机会。我认识几个投资人,只要咱们把架子搭起来,把故事讲圆了,启动资金根本不是问题。”

    他描述的蓝图特别美好——我们不做学科培训,做“素质教育综合体”,编程、美术、口才,专攻高端社区。他说他负责课程研发和对外拉投资,我负责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营,股份五五开。他说:“信我,咱们兄弟联手,肯定能成。”

    我当时被他说得热血沸腾。一方面,教育听起来是件有情怀的事;另一方面,我太想改变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了。更重要的是,我相信他——十几年的交情,他结婚我是伴郎,他孩子出生我第一个去医院看望。这种信任,成了后来一切的基础。

    我们很快行动起来。租场地的时候,李强坚持要选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:“投资人要看门面,寒酸了谁给你投钱?”月租三万,我犹豫了一下,他说:“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,前期投入我来想办法。”我信了。

    接着是装修、买设备,他列的单子都是往贵了选。我说是不是太铺张了?他拍拍我肩膀:“要做就做最好的,这样才能吸引高端客户,才能让投资人放心。”那段时间,我把自己工作十年的积蓄三十多万全投了进去,还从父母那里借了二十万。李强说他投入更多,但我从来没看过他的转账记录。

    为了做出一份漂亮的商业计划书,我们熬了无数个通宵。李强特别擅长“包装”——把普通的课程说得天花乱坠,把预期的营收数字翻了好几倍。他找来一些学生照片,说都是我们的“种子用户”;把别的机构的成果说成是我们的“前期试点数据”。我越听越不对劲,问他:“这样是不是不太实在?”

    他笑了:“老弟,投资人要投的是未来,是想象力。太实在了反而没人投。等钱到位了,咱们好好做就是了。”我当时竟然被他说服了,觉得这只是权宜之计。

    最让我心里不舒服的是,他让我以“创始人”的身份去跟投资人谈,说我的形象更稳重可靠。谈的时候,他给我使眼色,让我把课程效果说得再夸张一些,把师资说得再厉害一些。有一次,我照着他教的说我们请到了某知名机构的金牌讲师,其实人家只是来咨询过。说完我就后悔了,后背直冒冷汗。

    果然,凭着这份精心包装的计划书和我们“完美”的配合,真有一个投资人决定投两百万。签合同那天,李强特别兴奋,拉着我去庆祝。我却高兴不起来,总觉得这钱拿着烫手。

    钱到账后,问题开始暴露了。李强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专注于课程研发,而是三天两头不见人影。问他去哪了,就说在谈新的投资人。装修款、设备款,很多账目都对不上。我起了疑心,开始查账,发现很多开支根本没有票据,有些供应商根本不存在。

    真正让我崩溃的是去年六月份。一个家长来找我,说给孩子报了我们的编程课,但孩子上了几次就说老师讲得不好。我一看合同,竟然是我们还没正式推出的课程!再一查,李强私下收了十几个家长的预付款,总共四十多万,说是“内部名额”,而这些钱根本没进公司账户。

    我找他当面对质,他一开始还狡辩,说这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。当我拿出他虚报开支的证据时,他突然变了脸:“你以为你就干净吗?跟投资人吹牛的时候,你不也说得挺嗨?咱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!”

    那一刻,我看着眼前这个认识了快二十年的人,突然觉得特别陌生。那个曾经一起在操场上踢球、在宿舍里分吃一碗泡面的兄弟,现在却用这种话来威胁我。

    我想了很久,整夜整夜睡不着。最后做出了可能是这辈子最艰难的决定——我要把这一切告诉投资人。

    见投资人的那天,我带着所有证据,一五一十地全说了。我说我愿意承担我该承担的责任,退还我那份股份,并配合后续处理。投资人听完沉默了很长时间,然后说:“你知道吗?我投你们,其实是看中了你给人的那种踏实感。没想到……”

    我们把李强也叫来了。面对证据,他不得不承认挪用了近八十万的资金,其中大部分用于他个人的挥霍和偿还赌债。原来他早就欠了一屁股债,这个教育项目从一开始就是他设计的圈钱工具。

    事情的最后,投资人念在我是主动坦白并积极补救,没有追究我的法律责任,但我投入的五十多万血本无归。李强退还了部分款项,并签了欠条,但我们都知道,这钱基本是要不回来了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二十年的友情,彻底完了。

    收拾东西离开那个我们曾经充满激情布置的办公室时,我看着那些崭新的桌椅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。我们原本可以踏踏实实做点事的,哪怕从小做起,哪怕慢一点。

    这段经历教会了我几个特别深刻的道理:第一,再好的交情,在利益面前也要明算账,规矩立在前头,好过撕破脸在后头;第二,事业是干出来的,不是吹出来的,靠欺骗得来的东西,终究会以更惨痛的方式失去;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——人可以穷,可以失败,但不能丢了良心和底线。

    现在,我在一家教育机构做普通的运营工作,拿着不多的工资,但每天睡得踏实。偶尔还会想起和李强称兄道弟的日子,心里总会一疼。如果时光能倒流,我真想回到那个饭局,对当时热血上头的自己说一句:慢一点,想清楚,有些路,一步走错就回不了头了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