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买家具,付定金后商家不送货

    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,暖洋洋的。我和妻子手牵着手,走进那家看起来特别气派的家具城。我们刚买了新房,这是第一次来选家具,心里满是憧憬。

    “你看这张床!”妻子松开我的手,快走几步,抚摸着那张实木大床的雕花靠背,“和我们卧室的风格多配啊。”

    销售员小李笑容可掬地走过来,耐心地介绍着每一件家具的材质和工艺。我们在店里转了一圈又一圈,沙发、餐桌、书柜……每一样都爱不释手。最后选定了一整套家具,总共八万六千元。

    “现在订有优惠,”小李拿出计算器飞快地按着,“如果今天付定金,可以打八五折,还能优先安排送货。”

    我和妻子对视一眼,都能看见对方眼中的喜悦。新房已经装修好了,就等着家具入场。想到不久后就能躺在属于自己的新床上,坐在属于自己的沙发上,那种期待感让心跳都加快了。

    “定金要付多少?”我问。

    “三万就可以,”小李说,“剩下的等送货上门再付清。”

    我几乎没犹豫就刷了卡。听着POS机吱吱作响打印凭条的声音,我觉得离梦想中的家又近了一步。小李把定金收据递给我时,还特意保证:“放心吧,最多两周,一定把家具送到您家。”

    走出家具城时,夕阳正好,把整个街道染成了金色。妻子挽着我的胳膊,头靠在我肩上:“终于要有我们自己的家了。”她的声音里满是幸福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,我们每天都在讨论家具该怎么摆放,哪个角落放绿植,墙上挂什么画。我还特意请了年假,准备收货那天好好收拾。

    约定的两周很快就到了。那天一大早,我就把新房打扫得干干净净,连地板都擦得反光。妻子准备了矿泉水和毛巾,想着工人送货上门时可以给他们解渴擦汗。

    可是从早上等到中午,一个电话都没有。我忍不住给小李打了电话。

    “哥,您别急,我马上查一下,”电话那头的小李依然客气,“可能是仓库那边排单有点问题,我催催。”

    这一催就是三天。每次打电话,小李都说“明天一定送”、“已经在路上了”、“司机马上到您那儿”。我开始坐立不安,那种期待渐渐变成了焦虑。

    到第四天,我直接去了家具城。店还是那个店,但小李不在,接待我的是店长。他翻看着记录,眉头越皱越紧。

    “李先生,实在抱歉,”店长放下本子,“您订的那批货里,有两件目前缺货,要从外地调货,可能需要再等一段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缺货为什么不早说?”我感觉血往头上涌,“这都过去半个月了。”

    店长只是重复着“抱歉”和“理解您的心情”,但给不出确切的送货日期。离开店铺时,我感觉脚步特别沉重。

    等待变成了煎熬。新房空荡荡的,每次走进去,都能听见自己的回声。妻子不再提起家具的事,但我知道她和我一样失望。有次深夜,我听见她在阳台上小声啜泣,那一刻,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了。

    一个月过去了,家具依然没有踪影。我再次找到家具城,这次连店长都不见了。新来的销售员说小李已经离职,她对我的订单情况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“那我的定金呢?”我问。

    “这个需要找财务,但财务这几天不在。”

    我感觉自己像个皮球被踢来踢去。回到家,看着空荡荡的客厅,想起付定金那天妻子眼中闪烁的光芒,一种无力感席卷全身。

    朋友建议我走法律途径,可我犹豫了——诉讼耗时耗力,结果还未必理想。那段时间,我睡不好觉,工作也常出错,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。

    事情的转机来得很偶然。有个周末,我去物业办事,随口和工作人员提起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“我们小区有个业主群,你要不要在里面问问?”工作人员好心建议。

    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群里说了自己的遭遇。没想到,立刻有好几个邻居回应,说他们也在这家家具城遇到过类似情况。更巧的是,其中一位邻居的亲戚在消费者协会工作。

    在这位邻居的帮助下,我联系上了消协。工作人员非常专业,仔细记录了我的情况,并指导我收集了所有证据——定金收据、通话记录、微信聊天截图。

    消协介入后,家具城的态度立刻转变了。第二天,店长亲自打来电话,语气前所未有的诚恳:“李先生,您看这样行不行,我们从其他仓库紧急调货,这周末一定给您送过去,而且给您免去两千元作为补偿。”

    那个周六,家具终于送来了。当工人把包装一件件拆开,把床、沙发、餐桌摆放到位时,我和妻子静静地站在门口,已经没有太多喜悦,只剩下疲惫和解脱。

    晚上,我们第一次在新家的床上入睡。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,在崭新的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。妻子已经睡着了,呼吸均匀,但我却久久无法入眠。

    我在想,如果没有邻居的帮助,没有消协的介入,这件事会拖到什么时候?还有多少人会像我们这样,满怀期待地付了钱,然后陷入无尽的等待?

    这件事过去半年了,现在家里每个角落都摆放着那批历经波折才到来的家具。它们确实很漂亮,实木的纹理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每次有朋友来做客,称赞我们家布置得好看时,我和妻子都会相视一笑——那笑容里,有欣慰,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。

    那张定金收据,我一直没有扔掉,它就放在书桌抽屉的最里面。偶尔翻东西时看见它,我总会停下来片刻。它提醒我,信任是多么珍贵的东西,建立起来需要点点滴滴,摧毁却只需要一句轻飘飘的承诺和漫长的等待。

    如今,每当我路过那家家具城,还是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。它的橱窗依然明亮,里面的家具依然光鲜,不知情的顾客进进出出。而我,已经从那个满怀憧憬的消费者,变成了一个在付每一笔定金前都会再三思量的人。

    这段经历让我明白,消费不仅仅是钱货两清的交易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契约。当商家为了一时的利益违背承诺时,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客户,更是那份最宝贵的信任。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那些为家付出的期待和梦想,那些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,都不该被如此轻慢地对待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