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我生日时,他亲手做了一本纪念相册

    那天下班回家,他神秘兮兮地让我在沙发上坐好,自己钻进卧室半天不出来。我正纳闷呢,就看见他背着手走出来,眼睛亮晶晶的,像个等着被表扬的孩子。

    “给你的。”他把一个厚厚的本子递到我手里。

    接过来的时候,我愣住了。这根本不是买的相册——淡蓝色的硬壳封面是他亲手裱的,有些地方还能看出胶水干涸的痕迹。封面上贴着几朵压干的白色小雏菊,旁边用工整的字迹写着:“我们的时光”。我认得那笔迹,是他练了很久的楷书。

    翻开第一页,是我出生那天的天气预报截图,泛黄的纸边上他写道:“今天太阳很好,风很温柔,世界迎来了你。”旁边贴着医院的小脚丫印模复印件——我妈说早就找不到了,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偷偷去复制的。

    我的手开始发抖。一页页翻下去,每一张照片旁边都有他手写的注解。三岁生日吹蜡烛时糊了满脸的奶油,他写:“从这时候就爱吃甜食,现在也是。”小学第一次戴红领巾敬队礼,姿势歪歪扭扭,他写:“认真得让人想揉揉头。”初中毕业和好朋友抱头痛哭,他写:“重情义的你,以后还会交到很多朋友。”

    最让我鼻酸的是高中那张——我趴在堆满参考书的课桌上睡着了,阳光透过窗帘缝隙落在睫毛上。他在旁边写:“很累吧?那时候就想,以后要让你多笑,少些辛苦。”

    原来他悄悄联系了我所有的亲朋好友,从我爸妈那里翻箱倒柜地找老照片,向我闺蜜要读书时的合影,甚至找到我多年未联系的小学同学。这个过程持续了大半年,而我浑然不知。

    有一页贴满了我们刚认识时的电影票根、第一次约会那家咖啡馆的纸巾、还有他偷偷拍下我看书时的侧影。票根上的字都褪色了,他还细心地用笔描了一遍。“2018年3月14日,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,你跟着唱完了整场。”天啊,这些细节我自己都忘了。

    翻到去年生日那页,是我吹蜡烛时被拍到的丑照,眼睛眯成一条缝,嘴巴张得老大。他在旁边画了个箭头指向我的脸:“许愿时在想什么呢?不管是什么,希望都已经实现了。”

    最近的一页,贴着上个月我们去海边看日出的照片。照片里我的头发被海风吹得乱七八糟,他却在下面写:“你笑起来的样子,比朝阳还温暖。”

    最后一面,他留了空白。只在右下角轻轻写着一行小字:“剩下的时光,我们一起填满。”

    我再也忍不住,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相册上,慌得他赶紧用袖子去擦,连声说:“别哭别哭,纸会皱的。”我抬头看他,这个平时连情话都说得磕磕巴巴的人,这个总说自已不够浪漫的人,却默默做了一件最浪漫的事。

    我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个。他挠挠头,有点不好意思:“买的礼物再好,总觉得缺了点什么。我就想啊,把那些我错过的时光都找回来,这样就好像我也陪着你长大了一样。”

    后来我妈告诉我,为了找齐这些照片,他几乎每周都去我家,和我爸一起翻旧相册,一坐就是一下午。有张幼儿园表演节目的照片,他跑了三趟才从我阿姨那里找到电子版。那些手写的注释,他打了好几遍草稿,生怕写错一个字。

    现在这本相册就放在我的床头柜上。睡前我总喜欢翻一翻,每次都能发现新的感动——某张照片边缘他画的小爱心,或者某页角落标注的拍摄时的气温。它不像珠宝会褪色,不像鲜花会枯萎,它会在岁月里沉淀出更温暖的光泽。

    我知道,这份礼物的珍贵,不在于他花了多少时间(虽然确实花了很久),而在于他把我放在心上的每个瞬间。他记得我说过的每件小事,懂得我笑容背后的疲惫,珍惜我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。这种被深深懂得、被稳稳接住的感觉,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来得珍贵。

    有时候我觉得,他做的不仅是一本相册,而是给了我一个可以触摸的过去,一个被爱包裹的现在,和一个值得期待的将来。每次翻开,都像是听他轻轻说:你的每一段时光,无论我是否在场,都与我有关。

    这份生日礼物,大概会是我这辈子收到过最好的了。不是因为做得有多精美,而是因为制作它的每一分钟里,他都想着我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