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离婚带娃没收入,她靠副业年入 50 万

    那会儿,刚扯了离婚证,手里牵着三岁闺女的小手,站在民政局门口,天是灰的,心是空的。包里除了那本证,就剩几百块钱。房子是租的,车子没有,工作……在我怀孕那年就辞了,一心想着相夫教子。现在,“夫”没了,就剩个嗷嗷待哺的“子”,和我这个断了炊的“子”。

    头几个月,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。白天强打着精神陪孩子,怕她感受到我的焦虑;晚上把她哄睡了,我就睁着眼看着天花板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未来像一口深不见底的井,我抱着孩子,就站在井边,随时可能掉下去。靠父母的接济和之前那点微薄的积蓄过日子,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花。去菜市场,只敢买最便宜的青菜,肉成了奢侈品。看着女儿盯着别的小朋友手里的零食那渴望的眼神,我的心像被针扎一样。

    我不能就这么垮了。为了我闺女,我得站起来。

    我没收入,没整块的时间,这是最大的劣势。但我也有我的“资产”——我会写点东西。以前在大学是文学社的,工作后也偶尔在杂志上投投稿。这成了我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。

    我的“副业”起步,卑微得不能再卑微。开始在各大平台搜“征文”、“投稿”,稿费几十块、一百块的那种也接。闺女午睡的那两个小时,就是我宝贵的“工作时间”。她经常睡不踏实,我就一只手轻轻拍着她,另一只手在键盘上敲字。有时候刚文思泉涌,她醒了,哇哇大哭,我只能立刻停下,去冲奶粉、换尿布。等把她再次安顿好,刚才的思路早就断了,只能对着电脑发呆,那种无力感,真的能把人逼疯。

    我还记得我赚到的第一笔“大钱”,是一个情感专栏的稿费,800块。当时编辑说:“你的故事有真情实感,能打动人。” 我看着银行短信提醒,抱着手机哭了很久。那不仅仅是800块钱,那是一个信号,告诉我:我还能行,我还能靠自己的能力挣钱。

    光靠投稿不稳定,我开始琢磨别的路子。看到朋友圈有人做微商,我试过,但脸皮薄,发了几条广告就不好意思了。后来发现,很多人需要代写东西,比如工作总结、演讲稿、甚至是情书。我就挂了个“文案服务”的牌子,什么活儿都接。价格不高,但细水长流。那段时间,我成了“杂货铺老板”,什么都写。白天带娃,晚上等孩子睡了,我继续挑灯夜战,经常写到凌晨两三点。困得不行,就用冷水洗把脸。累吗?累得骨头都快散架了。但看着支付宝里渐渐多起来的数字,心里是踏实的。

    转机出现在一年后。一个长期找我写稿的客户,觉得我文笔好,又靠谱,问我愿不愿意接他们公司的公众号长期运营。我几乎是颤抖着声音答应了。这意味着,我有了第一份相对稳定的“业务”。我无比珍惜这个机会,比任何人都认真。研究他们公司的调性,分析用户喜欢看什么,标题怎么取更吸引人,常常为一个排版反复调整。

    因为我的用心,那个号的数据越来越好。那个客户又把我推荐给了他的朋友。就这样,靠着口碑,我的“业务范围”慢慢扩大了。从单个公众号运营,到帮一些小公司做品牌宣传、产品文案。我开始系统地学习新媒体运营、文案策划的知识,报了一些线上课程,一边学一边用。

    我的时间表永远是满的。清晨五点起床,处理最需要专注的文案创作;七点,给女儿做早餐,送她去幼儿园;白天,是我集中处理客户沟通、稿件修改的时间;下午四点接回女儿,一直到晚上九点她睡觉,这段时间完全属于她,陪她玩游戏、读绘本,雷打不动;她睡了,我的“夜班”又开始了,直到深夜。

    很多人问我怎么能年入五十万的,是不是有什么秘诀。说实话,真没有。如果非要说有,那就是:把自己逼到绝境,然后,用尽全力活下去。

    我不懂太多高深的理论,我就认准一个死理:我接了的活儿,就必须给人干到最好。客户半夜发消息修改,只要我没睡,我立刻回复。一篇稿子改十遍,我也没怨言。我知道,我没背景、没靠山,我能拼的,就只有“靠谱”和“认真”这两个词。

    钱,是一分一分赚来的,也是一分一分省下来的。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和女儿的教育费用,我几乎不买别的。但有一项开销我从不吝啬——给我自己投资。买书、买课,提升我自己。我深知,我脑子里的东西,才是别人拿不走的饭碗。

    现在,我不用再为女儿的奶粉钱、学费发愁了。我们换了一个阳光更好的房子,我还给她买了一架她心心念念的钢琴。看着她坐在琴凳上,小手在黑白键上跳跃,那个背影,就是我所有的奋斗意义。

    回首这几年,从那个在深夜绝望哭泣的离婚女人,到现在能从容掌控自己生活的单身妈妈,这条路,我是爬过来的。副业听起来很时髦,但对我来说,它就是我的主业,是我的救命稻草,是我和女儿安身立命的根本。它不只是年入五十万的收入,更是我失去尊严后,一点点亲手赢回来的底气和不屈。

    生活给我出了一张烂牌,我没办法,只能咬牙把它打好。如果你也正在低谷,别怕,找个你能抓住的点,哪怕再小,死死咬住,然后,用尽全力,向上爬。天,总会亮的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