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会擀皮吗?”我问。
他挽起袖子:“瞧不起谁呢?我妈教过的。”
结果第一张皮擀出来,中间薄得像纸,边上却厚得能当鞋底。我忍不住笑出声,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面粉沾到了额头上。我伸手替他擦掉,指尖触到他温热的皮肤,心里突然软了一下。这就是要和我过一辈子的人啊,连饺子皮都擀不匀称,却那么认真地想为我做顿饭。
后来我们分工:他负责揉面、擀皮,我负责调馅、包饺子。说来奇怪,明明是按我妈的方子调的馅——五花肉七瘦三肥,白菜挤干水分,加葱姜末、生抽、少许香油——可味道就是不一样。不是不好吃,是另一种好,带着点生涩,却又真实温暖。
最难忘的是包的过程。他擀皮的速度跟不上我包的速度,我就故意放慢,等他擀出三五张,我才包一个。他也不戳穿,只是更卖力地擀着,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。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,说同事的趣事,说楼下新开的水果店,说周末要不要去看场电影。寻常的话,在面粉飞舞的厨房里,却像有了温度。
煮饺子时,他坚持要自己来。水沸了,白胖的饺子下锅,在滚水里翻腾。他拿着漏勺,神情专注得像在完成什么神圣仪式。我靠在门框上看他,看他笨拙地搅动饺子防止粘锅,看他被热气熏红的脸,突然觉得婚姻大概就是这样——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,而是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傍晚,有人愿意为你系上围裙,为你煮一锅饺子。
第一锅饺子出锅,有几个破了皮,馅料散在汤里。他有些沮丧,我却觉得那碗“片儿汤”格外香。我们坐在小小的餐桌旁,窗外华灯初上,屋里热气氤氲。他夹起一个完整的饺子,吹了又吹,才放到我碗里:“小心烫。”
那一刻,我心里涌起一种很踏实的感觉。就像漂泊许久终于靠岸,知道从此风雨有人共担,三餐有人共食。
后来包饺子成了我们家的传统。开心时包,庆祝时包,想家时也包。我们的手艺渐渐娴熟,他擀的皮圆润均匀,我包的饺子褶子细密。我们还发明了自己的配方——加一点虾仁提鲜,或者拌入玉米粒增加甜味。每一次尝试,都像是在经营我们的小日子,有成功有失败,但总是充满期待。
有一次我感冒发烧,嘴里发苦,什么都吃不下。他默默去厨房和面剁馅,包了二十几个小饺子,端到床前。那天的馅料特别软,几乎入口即化,后来我才知道,他把肉剁得极细,还多加了些汤汁。我靠在床头,看他蹲在床边,一口一口地喂我,突然就哭了。他慌了手脚,连声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。我摇摇头,只是抱住了他。在陌生的城市里,我们只有彼此,而这足够了。
现在,我们已经一起包了上百次饺子。有了自己的厨房,买了更好的擀面杖,但那个下午阳光里的生涩与温暖,始终是记忆里最珍贵的味道。婚姻是什么呢?大概就是有一个人,愿意和你一起,把最平凡的日子,过成诗。而饺子,就是我们诗里最常出现的意象——朴素,温暖,饱含深情。
昨晚我们又包了饺子。他擀皮,我包馅,配合默契。煮好的饺子端上桌,孩子吃得满嘴流油。我看着他们,心里满是平静的欢喜。这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样子吧——一屋两人,三餐四季,而饺子,永远是其中最温暖的那一页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南港文典
热门排行
阅读 (113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108)
2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阅读 (93)
3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92)
4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87)
5明知没有结果 可心疼还在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