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假 “供暖公司” 说补缴骗老人交钱

    那天早上九点多,我刚把早饭碗收拾进厨房,电话就响了。屏幕上显示的是个陌生号码,我犹豫了一下,还是接了。

    “您好,是王秀兰女士吗?我们是区供暖公司的。”一个挺年轻的男声,说话很客气。

    “是我,什么事?”我心里还想着得赶紧把被子拿出去晒晒。

    “是这样的,我们在核查往年缴费记录时发现,您家2020年到2022年有两个采暖季的供暖费没有缴清,加上滞纳金,总共是3862元。需要您尽快补缴,否则这个冬天供暖可能会受影响。”

    我一听就急了:“不可能啊,我每年都按时交费的,从来不敢拖欠。”

    “阿姨,可能是系统出了问题,也可能是当时收费员漏登记了。但我这里确实显示您欠费,很多住户都出现了类似情况。”他的语气很肯定,“这样吧,我加您微信,把欠费明细截图发您看看。”

    挂了电话,我心里乱糟糟的。独居这些年,我最怕的就是冬天屋里冷。老了,经不住冻了,要是真给我停了暖,这冬天可怎么过?

    没过几分钟,微信就有人加我好友。头像是个穿工装的小伙子,朋友圈里还发了几张供暖设备检修的照片。他很快发来一张表格,上面确实有我的名字、住址,还有欠费金额,盖着红色的“供暖公司财务专用章”。

    “阿姨,今天是我们集中处理补缴的最后一天。您要是方便,可以直接微信转账,我这边给您开电子发票,下午就能把您的欠费记录消掉。”

    3862元——这几乎是我一个月退休金的两倍。我手头确实有些积蓄,但那都是省吃俭用攒下来应急的。可转念一想,万一真停了暖,找人疏通关系可能花的更多。

    “能不能等我儿子晚上回来再说?”我试着商量。

    “阿姨,今天就是截止日期了。等到晚上系统关闭,想补缴都来不及了。到时候停暖了再恢复,手续特别麻烦,还得交额外的开通费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让我更加焦虑。儿子在外地工作,一年也就回来两三次,这种事我不想麻烦他。上次他回来还嘱咐我,有什么事一定要跟他商量,别自己做主。可这次,怕是等不及了。

    我翻出存折,看着上面的数字,心里针扎似的疼。这些年,水费电费煤气费,哪一样我不是按时缴纳?怎么偏偏就欠了供暖费呢?

    “阿姨,您要是实在困难,我先帮您垫上?”他又发来一条消息。

    这话反而让我不好意思了。人家工作人员这么热心,我还疑神疑鬼的。再说,这大冬天的,他们上门催收也不容易。

    “不用不用,我现在就转。”我回复道。

    就在我准备输入密码的时候,手机突然响了——是儿子打来的视频电话。我下意识地按了接听。

    “妈,您刚才是不是接了个说欠供暖费的电话?”儿子语气很急。

    我愣住了:“你怎么知道?”

    “我刚在业主群里看到,好多人都接到了这种诈骗电话!千万别转账!供暖公司刚才发公告了,根本没有什么补缴通知!”

    我的手开始发抖,手机差点掉在地上。儿子在视频里急切地解释着这种诈骗的套路:伪造的公章、冒充的工作人员、制造紧迫感的话术......

    挂了儿子的电话,我看着微信上那个还在催促我转账的“工作人员”,突然感到一阵后怕。如果儿子晚打来十分钟,那3862元就已经进了骗子的口袋。

    那天晚上,我失眠了。不是因为差点被骗的钱,而是因为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和无力感。

    我们这代人,经历过苦日子,知道每一分钱来得都不容易。我们习惯了信任,习惯了与人为善,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复杂。那些骗子,他们怎么下得去手?他们难道没有父母吗?

    第二天,我去社区反映了这件事。工作人员告诉我,最近已经有七八个老人上当受骗,最多的一个被骗了五千多。社区正准备组织防诈骗讲座,邀请我们这些独居老人参加。

    我第一个报了名。

    现在,每次看到有关老人被骗的新闻,我都会想起那天的经历。我想告诉所有和我一样的老人:遇到要钱的事,一定要和孩子商量;想告诉所有在外的子女:常给爸妈打个电话,他们需要的不只是物质,更是被需要的感觉;更想告诉那些骗子:你们骗走的不仅是钱,更是老人对这个世界最后的信任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变化太快,我们老人追得吃力。但请给我们一点耐心,一点时间,我们还在努力学着辨别真伪,学着保护自己。只是,在这个过程中,请不要利用我们的善良和孤独,这真的很残忍。

    那3862元,最终一分都没有少。但它买来的教训,却比这个数字沉重得多。如今,每个陌生的电话我都会多问几句,每个要钱的信息我都会核实真假。我知道,在这个年纪,我输不起了。

    而我最感谢的,是儿子那个及时的电话。它让我明白,无论多大年纪,都还有人惦记着你,保护着你。这份牵挂,比任何防骗技巧都来得珍贵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