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港文典南港文典

从职场边缘到核心岗位的成长

    还记得刚进公司那会儿,我坐在办公室最角落的位置,背后就是打印机。每天“嗡嗡”的打印声成了我的背景音乐,同事们过来取文件时偶尔会对我笑笑,但更多时候,他们直接忽略了我的存在。

    我的工位位置很形象——离总经理办公室最远,离茶水间最近。负责的工作也差不多,都是些没人愿意接手的杂活:整理会议记录、更新员工通讯录、管理办公用品库存。最常听到的话是:“小林,这个你处理一下。”而最重要的会议,我总是在结束后才知道开了这么个会。

    那是个下雨的周一,部门接了个紧急项目。大家在小会议室里热火朝天地讨论,我照例被安排做记录。听着同事们一个个提出精彩想法,我心里憋着句话,在喉咙里打转了好几次,最终还是咽了回去。

    “反正我说了也没人在意。”那天晚上加班整理会议记录时,我对着电脑屏幕自言自语。

    转变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。公司要参加行业展会,布展那天突然发现少带了一箱资料。当时大家都在不同展位忙得脱不开身,主管急得团团转。我默默走到角落,打电话联系了快递点,又找了本地的打印店应急。半小时后,资料补上了,展会顺利进行。

    没人注意到这个小插曲,除了主管。第二天她路过我工位时,轻轻说了声:“昨天的事,处理得不错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像颗种子,在我心里发了芽。原来,再小的事,只要做好了,总会被人看见。

    我开始改变策略。既然暂时做不了大事,就把每件小事做出彩。

    整理会议记录,我不再只是机械地记录。我会在旁边标注建议跟进人,用不同颜色标记紧急程度,在末尾附上相关背景资料。更新通讯录时,我细心地添加了每个人的生日和爱好。管理办公用品,我建立了预警机制,在物品短缺前就提前采购。

    慢慢地,找我的人多起来了。“问问小林,她肯定记得”、“找小林吧,她整理得最清楚”。这些不经意的话,成了我在办公室存在的证明。

    转机出现在一次季度总结会。领导问起某个半年前的项目数据,全场寂静。我轻声说出了准确数字和项目起止日期,还有当时的主要负责人。领导惊讶地看了我一眼,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会后,经理第一次把我叫进办公室:“下个季度的客户提案,你也参与吧。”

    那是第一次,我被正式邀请参与核心工作。

    第一次写提案,我熬了三个通宵。交上去后,项目经理把我叫到会议室,提案上用红笔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。

    “基础不错,但完全不是客户想要的。”他指着其中一段,“我们服务的不是产品,是客户的焦虑。你要解决的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他们的睡不着觉。”

    那一刻我才明白,从边缘到核心,差的不是能力,是思维方式。

    我主动申请跟着销售去见客户。最初只是帮忙提电脑、发名片。但我偷偷准备了个小本子,记录客户提到的每个痛点,哪怕看似随口一提的抱怨。回来后,我对照这些痛点修改方案,虽然大部分建议都没被采纳。

    直到有一次,一个客户在闲聊时提到分公司数据难同步的问题。这恰好是我大学课题研究过的领域,我大胆地在方案里加入了解决方案。没想到,正是这一点打动了客户。

    签合同时,客户对经理说:“你们这个年轻同事,懂我们。”

    回来后,经理让我给团队做了次分享。站在小白板前,看着下面坐着的、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同事,我的手在微微发抖。但当我开始讲述如何从客户的只言片语中捕捉需求时,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认可。

    那之后,我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。从协助到负责模块,再到独立带队。位置也从打印机旁,慢慢挪到了靠窗的位置。

    去年年底,公司竞标一个重点项 目。团队连续加班两周,始终找不到打动客户的亮点。周六深夜,我翻看之前记录的那个小本子,突然想起半年前一次行业交流会上,听某位专家提到过的技术趋势。

    我立刻爬起来查资料,重新调整了方案框架。周一汇报时,这个切入点让客户眼前一亮。我们顺利拿下了项目。

    庆功宴上,总经理举杯时说:“我们要特别感谢小林,她的细心观察成了制胜关键。”

    那一刻,我没有太多激动,反而异常平静。因为我明白,从边缘到核心,不是一次跨越,而是一步步行走。就像春雨,悄无声息地浸润,等发觉时,已是万物生长。

    如今,我也开始带新人。有个实习生和我当初一样,坐在打印机旁,每天做着琐碎的工作。我把她叫到身边:“你知道吗?这个位置最好,所有经过的文件你都能第一时间看到,所有人的工作习惯你都能了解。”

    她眼睛亮了一下,像我当年听到主管那句“处理得不错”时一样。

    最近公司在做架构调整,我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客户洞察组负责人。通知邮件发出的那一刻,我收到一条消息,是那个实习生发来的:“姐,真为你高兴。看到你,我知道该怎么走了。”

    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,看着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,我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。从被忽略到被看见,从执行到决策,这条路其实并不神秘——不过是在无人注意时依然认真,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,把每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务都当作通往核心的台阶。

    打印机还在那里嗡嗡作响,只是坐在它旁边的,已经换成了别人。而我相信,只要足够用心,那个位置,同样能成为出发的起点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南港文典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